西山煤电西曲矿强化舆论引导
2009年监测结果显示,江苏省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但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风电场主要由风机组成,制造和建设风机已占整体发电成本约75至90%。面对电力传输问题不过,风电行业仍受供电上网及电力传输等问题困扰,致产能无法全面善用。
2008年,全球风电设备销售总额360亿欧元,当中60%是来自欧洲。英国、法国及瑞典增长更高达30%。另外,为了增强输电效率,邻国之间亦需将电网互联,例如西班牙与法国之间进行电网互联。加上风电场所需基建设施不多,亦没有废料及污染物要处理,令这门生意具有极高性价比,因此吸引大量资金进入风电市场,特别是风电设备制造行业。按风电总装机容量计算,全球前5大风电市场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德国、西班牙及印度。
预计在2009年至2014年,中国市场的风电装机容量复合年增长将涨至32.3%,高于全球平均的22.8%增长。欧盟也计划于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至较1990年少20%,并提高新能源占整体能源消耗比重至近两成。这四个项目均有中国最具权势的五大国有发电集团华能、大唐、国电、华电、中电投参与其中。
业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在风电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只有风机设备制造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在其他环节特别是整个风电产业的龙头环节风电场投资的热度并不算高。风机质量问题浮出水面是风电行业发展中的必然。另外,在技术层面,风电并网国家标准相对于2005年出台的《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对技术标准要求更为严格。2011,效益将成为关键词引燃各大巨头圈海热情的,是政府编织的中国风电蓝图:按照规划,到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将从3000万千瓦上升至1.5亿千瓦,而其中海上风电的装机容量将至少占到五分之一。
我们始终认为在风机20年的生命周期里,风机可靠运营和有效降低度电成本才是帮助客户实现效益的关键。2010年,广阔无垠的海洋让雄心勃勃的中国风电找到了新的爆点。
隐藏在中国风电无序扩张背后的一个现实是中国缺乏风电整体规划和有效的政策调控手段。[page]度电成本是指一台风机在其生命周期中(通常为20年),综合制造、发电、维护所有的成本,分摊在一度电上的成本。更进一步的考虑是,传统能源企业通过包装新能源业务上市,获得融资,风电无疑成为圈钱的最佳题材。李俊峰表示:我们不仅要看到风电发展的大好形势,也要看到不足和差距,首先是中国风电装备的质量水平,包括设备完好率、发电能力等还有待提高,虽然201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超过了美国,但是发电量只有500亿千瓦时,仍低于美国。
质量事件也只是在风电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风电业出现的各种情况均在合理范围之内。我们相信,基于生命周期的成本才能代表风机的真实成本。不是企业不冷静,而是政府不冷静。基础羸弱的研发让拷贝国外的技术图纸几乎构成了中国风电的全行业现状。
按照欧美国家的惯例,每台风机都要经过逐台调试才能并网,而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到两年。完不成配额就不能批火电项目,这将直接导致电力集团总装机容量上不去。
现在企业胆子很大,没有认真地做过全面试验,就下海了。而在这里,中国风机的技术内涵跟外资风机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中国不仅晋升为全球新增装机容量最快的市场,还缔造了两家全球排名前五的风机制造企业。如果说产能过剩论相对过时,2010年屡屡爆出的中国风机质量问题给中国风电再添新伤。如同过去5年陆上风电频繁出现的地板价,此次中电投报出了0.6101元/千瓦时的最低电价。而在中国,前两年内大规模上马安装的风机跳过了漫长的测风调试这一环节,2010年正好开始出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对此直言不讳,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中国风电真正的运营商全是大国企,它们去抢占资源,不赚钱也没关系因为他们有别的、更大的赢利来源。推倒年度风机事故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的是国内火电、核电发电机装备制造业的老大,在国内风机整机厂商中排位第三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下称东汽)。
两个潮间带项目位于东台和大丰,各20万千瓦。而五大发电集团的报价都集中在0.6元至1.2元/千瓦时区间,这已经与陆上风电上网标杆电价0.51元至0.61元/千瓦时接近。
2010年9月10日,中国首轮100万千瓦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在北京开标,这是全球海上风电首个大规模商业应用项目。坐上全球首把交椅,中国风电仅仅用了5年。
维斯塔斯的产品确实是好东西,但如果价格能低点就更好了。除了严重的倒机和起火事故之外,风机叶片、主轴断裂,电机着火,齿轮箱损坏,控制失灵以及飞车等质量的频繁出现正在困扰中国风电业主。
李俊峰对此表示,2010年的几起倒塌事故,主要不是因为国产风机的质量问题,而是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不当。其次并网容量与吊装容量的差别,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般来讲国外先进水平未并网容量不会超过10%,而中国一般高达30%以上,影响了风电效率和效益水平的提高。在我看来,海上风电可以做点示范,但还不到大规模推广的时候。长期以来,国内只看重装机容量的增长和风电机组升级换代,国际风电先行者们更看重度电成本。
记者在此前西北风电场的现场采访时,一位电力公司业主方负责人告诉记者,说白了,风电现阶段不赚钱,主要还是为了火电配额。早在2009年,产能过剩就成为风电发展关键词,低水平重复建设也一度让风电业成为国务院防止产能过剩的重点调控领域之一。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里程碑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风电装备最大的消费者和生产者。海上风电除了地基昂贵,造价也是陆上风电的两倍,在技术上还有很多问题比如监控比较困难,大部件海上作业昂贵,腐蚀性难以处理等。
旧患与新伤承载力不足的中国电网在甚嚣尘上的风电过剩论面前显得尤为羸弱。倪维斗院士点破了其中之道门。
在无可比拟的中国风速之后,中国风电隐忧开始呈现中国电网的承载力无法跟上风速、优质风场资源已几乎被瓜分殆尽、中国造风机质量问题浮出水面、海上风电遭遇新一轮圈海运动等等。对于各电力集团,国家要求装机容量超过500万千瓦发电企业在2010年除水电外,可再生能源配额达到3%,2020年则要达到8%。就是在这样的普遍认知下,中国风机以其相对低廉的价格和相对突出的性价比优势迅速开疆辟土,大规模占据了国内风场。这主要是大型能源央企发展风电的兴奋点在于圈地、圈资源,以及由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带来的业绩。
华锐副总裁陶刚对此前华锐风机在酒泉风场的倒机事件解释说,主要因为通电之前安装操作不当,与风机本身没有关系。[page]电力集团面临着完成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的压力。
事故是很多因素的耦合,很难认定为某个单一原因。中国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于2010年5月18日正式启动,4个项目均位于江苏。
李俊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的表述更加直接:风机产能过剩并不存在。据介绍,检测中心建成后,将在风电研究检测领域拥有话语权,将实现中国风电的四项世界第一:即第一个具备电网适应性检测的风电试验基地、第一个具备低电压穿越特性检测的风电试验基地、第一个具备低频风电机组研发和试验能力的风电试验基地、第一个具备多种储能与风电联合运行研究和试验的风电试验基地。